EN
首页- 媒体中心-甬江新闻 -甬江实验室热场材料创...
甬江实验室热场材料创新中心揭牌,科学家畅谈新材料发展
发布日期:2023-10-31 来源:Y-LAB

       10月30日下午,甬江实验室举行热场材料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和宁波市委副秘书长、宁波市甬江科创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云出席仪式并为中心揭牌。

 

薛其坤、徐云为中心揭牌

       甬江实验室热场材料创新中心,是由浙江初创公司——六方科技加盟甬江实验室建立的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致力于热场材料基础研究及相关应用技术研究,主要围绕化学气相沉积等科学问题开展前瞻研究,面向产业发展开展关键热场材料研发。

 

热场材料创新中心团队及中心部分设备

       开幕式上,徐云代表宁波市甬江科创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热场材料创新中心揭牌成立表示祝贺,他希望热场材料创新中心面向全球,加快集聚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产出一批具有甬江标识度的重大科技成果;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催生一批新兴产业。

 

       薛其坤院士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他对甬江实验室的发展充满信心,也对热场材料创新中心充满期待。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愿与甬江实验室在科研攻关、人才培养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双方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

 

       甬江实验室崔平主任在讲话中表示,甬江实验室热场材料创新中心揭牌,标志着甬江实验室打造创新共同体,为赋能产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甬江实验室将为创新中心集聚高端人才,科研设备使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实现创新效能最大化,共同加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产业快速成长发展。

       未来,热场材料创新中心将在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何少龙的带领下,面向热场材料关键核心技术展开持续性研发与攻关,努力成为新型热场材料开发及应用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端人才聚集地和技术创新策源地。

       揭牌的同时还举行了半导体热场新材料论坛,该论坛也是甬江实验室首届全球青年科技精英论坛的一部分。薛其坤院士和来自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等高校院所的学者们,以及相关产业界的朋友们围绕量子新材料前沿科技、热场新材料及其应用两大主题,为与会代表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

 

       薛其坤院士以《从拓扑绝缘体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为题,带领大家进入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世界,领略其新奇与美妙。

       薛其坤院士用三个涂色位置排列不同的碗作比,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拓扑绝缘体结构与性能的特点,让外行人也能听懂。作为长期从事拓扑绝缘体和量子物理研究的科学家,薛其坤最早是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接触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理论研究进展,科研素养与直觉让他敏锐地觉察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验证非常重要,回来后便立即组织团队开展实验研究。

       实验验证谈何容易,首先是制备的样品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拓扑绝缘体材料的厚度必须控制在4~5nm 之间;第二,该样品必须通过磁性离子掺杂来实现铁磁效应;第三,样品的体态必须处于绝缘态。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但同时达成这三个条件难度极大。

       他带领团队从薄膜生长,到磁性掺杂、门电压控制,再到低温输运测量……,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克服了重重阻碍和难关,实现了对拓扑绝缘体的电子结构、长程铁磁序以及能带拓扑结构的精密调控,利用分子束外延方法,终于生长出了高质量的拓扑绝缘体薄膜。能否在这种拓扑绝缘体材料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他和他的团队克服一个又一个挑战,最终于2012年10月成功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现了“世界首次”。凭借这一突破性贡献,薛院士也在近日获得2024年度巴克利奖——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高殊荣。

 

李京波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碳化硅功率芯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后摩尔时代,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也称“第三代半导体”,将成为半导体发展的“蹊径”之一。

       以半导体激光器外延生长、掺杂技术等科学问题研究为支撑,李京波团队近来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部分成果已成功产业化。

 

赵勇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超导磁场在硅单晶热场中的应用

       室温超导材料已处于科技突破的前夜,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诞生,幸运的话明天就来了!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大直径、高纯度的晶体硅的需求越来越大。赵勇教授介绍了MCZ,即磁控直拉单晶硅技术,在大尺寸半导体级单晶硅制备中的应用。

 

徐军同济大学教授

人工晶体生长与热场设计制造

       晶体生长技术仍需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永远在路上。

       大尺寸蓝宝石晶体,是现代工业、尤其是微电子及光电子产业极为重要的基础材料。中国已实现大尺寸蓝宝石规模化量产,大大推动全球蓝宝石产业发展。

 

黄庆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

“化学剪刀”编辑策略创制新材料

       有望为二维材料的三维组装提供新思路。

       MAX相材料是指一类具有六方晶体结构的纳米层状化合物,由元素周期表上的M、A、X三类元素构成,因此被统称为“MAX相”。黄庆团队与海外合作者通过“化学剪刀”辅助的结构编辑策略,为MAX相和MXene材料的结构及化学组分的精准调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本次论坛主讲人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分享成果,启发思考,精彩的报告引发了与会观众们的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