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 媒体中心-甬江新闻 -思享汇|互学互鉴,精...
思享汇|互学互鉴,精进至臻
发布日期:2024-03-29 来源:Y-LAB

科学问题怎么提,怎么解?

共同承诺=一致同意?

战略目标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

1→10,死亡之谷如何被跨越?

……

       在甬江实验室2024年度工作会议上,室内外专家受邀分享科学研究、团队管理、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经验,以期互学互鉴,开阔思路,共促发展。

 

重视凝炼科学问题,提升科研站位与效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陈克新教授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波尔也说,“准确地提出一个科学问题,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如何凝练科学问题,是困扰很多科研人员的问题。辛辛苦苦写的论文或课题申请书,经常被导师或评审者评论为“没有说清楚你研究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或者“对科学问题凝练的还不够”。

       那,什么是科学问题,什么又是技术问题呢?

       科学问题解决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问题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 即是科学问题,找到了“宗”就找到了问题的“本质和核心” ,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或“钥匙”。

       陈克新老师提醒,大家在凝练问题时容易出现几个问题:将“研究意义”或 “研究背景”当成研究的问题;把“实际问题”与“科学问题”混淆,把“怎么做”当成问题;本末倒置,先找方法,然后才去寻找“问题” 。

       以高强塑性氮化硅陶瓷为例,陈克新老师现场为大家抽丝剥茧,一步一步凝练出科学问题。经过一系列严谨的分析,通过设置合适的科学问题,找到“突破口”,达成目标。

 

团队协同作战五大关键点

新型显示与感知研究中心主任 王超昊

 

       完成XR测评平台搭建、MR测试和展示系统搭建,申请专利40余项,多项XR相关技术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在过去的一年,新型显示与感知中心高效推进平台搭建、优质科研成果迭出。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团队中70多个人的通力合作、环环相扣。

       在王超昊研究员看来,奏好“协奏曲”有五大关键因素:愿景牵引、建立信任、掌控冲突、做出承诺、共担责任。

       愿景是一切的起点;信任是团队协作的根基,是效率的前提;理想的冲突不是没有冲突;团队做出共同承诺,但不意味“一致同意”,优秀的团队乐于接受“不一致”;营造负责任的文化,每个成员都有强烈的责任感,领导要有直面问题的担当。

       最后,王超昊研究员推荐了管理类经典书籍——《如何克服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希望大家和他一样从中受益。

 

浅谈材料分析与检测中心管理经验

材料分析与检测中心主任 吴杰

 

       材料分析与检测中心,是甬江实验室首个建成的科研平台。除支撑实验室内部科研外,全年服务全国高校院所、龙头与单项冠军企业五百多家;“诊疗一体”的特色服务广受好评,目前已实现收支平衡。平台高效运转,口碑效益双提升,离不开高水平管理。

       材料分析与检测中心的愿景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材料、化工、生物医药等相关领域最专业的测试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如何将这一战略目标执行到位呢?吴杰给出了自己的方案:“四点一线”和“五点循环”。

       其中,“四点一线”,指战略、组织、岗位、人才这四方面要贯串起来;“五点循环”,即预算/目标<-->绩效-制定/实施/考核/应用,这五点要形成闭环,促进良性循环。

       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经年累月的迈进。而完成年度KPI,必须将任务拆解,压实月计划、周规划,甚至日目标。此外,要将日常管理与项目管理相结合,固化好经验好做法,实现技能持续迭代,团队持续成长。

 

从1到10,收获更大可能

项目集成部副部长 蒋恒星

 

       如果说基础研究是从0到1的突破,那么科研成果产业化就是从1到10的跨越。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实现这一跨越至关重要。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甬江实验室有什么样的探索呢?蒋恒星带着大家踏上从“样品”到“产品”的进阶之旅——

       首先,要弄清楚“样品”是什么,“产品”又是什么。

       样品,为了验证科学设想、获取客观规律或提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指标而零散地少量地制备出的实物。样品的诞生,需要发散思维,追求局部的先进性,“确保出现最好的结果”。

       产品,为了实现产业价值、满足某一类特定场景下应用所需的全部需求而连续稳定经济地制造出的实物。因此,做产品时,需要收敛思维,追求整体的竞争力,“确保任何坏的结果不出现”。

       由此可见,清晰的场景和完整的需求是从样品到产品的鸿沟。如何跨越横亘在科研和产业间的鸿沟?

       蒋恒星以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为例,从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怎么做、过程中哪些关键举措促进目标达成、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取得了什么阶段性成果等五大问题切入,尝试回答新型研发机构该怎样开展1→10的产品研发。

       现场,他晒出了甬江实验室1→10产品研发成功要素V1.0:“PRODUCT+1”。

       其中,P-Platform(完备的平台-研发平台的建设和管理能力)、R-Requirement(清晰的需求-产业需求的获取和管理能力)、O-Organization(高效的组织-研发团队的建设和管理能力)、D-Data(可靠的数据-研发数据的收集和管理能力)、U-Understanding(深刻的理解-对产业、对上下游的理解和洞察力)、C-Consistency(严格的质量-研发和工程质量的管理能力)、T-Timing(合适的时机-产业化时机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而根技术则是“1”。

       无论如何,产品研发是技术和各类管理要素集成的系统工程,需要团队内外的严密协同、应变于新,方能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