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2024(第七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在成都举行,大会对2024年度“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得项目进行颁奖。由甬江实验室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高可靠高功率密度航空永磁电机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项目领衔人张何(右四)参加颁奖典礼
研发成果应用于中国商飞大功率直流永磁起发一体化系统的地面试验系统,与目前现有产品相比,有效提升起发系统功率密度和效率;研发出高速高频永磁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应用于多款重大型号飞行器的飞控作动系统,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研发高转矩密度直驱永磁电机推进系统,应用于新能源航空器和混合电推飞行器……“高可靠高功率密度航空永磁电机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已取得不少亮眼成果。
“航空电气化是全球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航空电气化的核心装备涵盖高功率发电、电推和电作动系统等领域。”该项目第一主要完成人、甬江实验室先进电驱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张何说,针对永磁电机系统存在故障无法主动灭磁、高热负荷和容错控制难度大等问题,该项目在高功率密度航空永磁电机系统方面,已获多项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有力支撑解决航空永磁电机故障灭磁问题,有效提高航空永磁电机功率密度,实现了系统高可靠带障运行。
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是我国航空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科技盛会。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是中国航空科学技术领域最高级别奖项,其目的是奖励在中国航空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普及等方面取得成果或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从而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航空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促进航空科学技术发展。
据悉,2024年度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组由近30位综合评审专家与近60位专业评审专家组成。综合评审专家方面,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唐长红等15位两院院士在内的大咖。
在国家科研项目和航空领域企业单位的持续支持下,甬江实验室与包括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浙江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以及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单位携手,强强联合,以期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入融合,牵引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据了解,通过多年合作攻关,该项目构建起世界领先水平的航空电驱系统设计技术体系,核心创新成效已获国际发明专利3项、国家发明专利逾30项。
“希望我们的科研成果能够通过反复测试,不断优化迭代,实现产业化转化并广泛应用。” 张何说。
甬江实验室先进电驱系统研究中心
聚焦交通电气化和先进制造的高端电动力前瞻性创新,致力突破高功率密度、高效、高可靠电机与控制器共性关键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为航空电推、无人机、工业高性能伺服等技术发展提供引领性电驱技术。
中心下设高性能电机设计部和功率变换器部,重点研究方向包括(不限于):超高性能电机设计技术、先进电力电子与功率变换器、高精度控制策略、近限加工技术。团队带头人已在航空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先进电驱系统取得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创性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