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可望,万物竞发!谷雨前夕,我们从繁忙的日常中抽出一天,交流思想、达成共识,凝心聚力、携手同行。
4月18日,甬江实验室举行2024年度总结表彰暨2025年度工作会议,实验室500多位员工齐聚创园星璨报告厅。崔平主任以“厚积薄发结硕果 励精图治争一流”为题,回顾总结2024,吹响新征程的号角。
锚定目标,擘画蓝图。报告中,崔平对2024年度实验室的建设发展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2025年度的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她指出,2025年是甬江实验室迈向新高度的关键之年。面对全球科技竞争和地方与国家发展需求,需加倍努力,不辱使命,以更加坚定的姿态投入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全链条创新能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深化科教产金深度融合,力争多出引领行业的重要成果,在推动科研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迈进的征途上,不断谱写甬江实验室新篇章。
今年计划加快孵化器、基金、创业学院建设,启动共享工厂建设、主题创新项目大赛。成立科创学院,致力于打造高效高质的科创生态,汇聚英才,赋能创业创新。
表彰环节,实验室领导为2个团队和10名个人颁发多个专项奖,包括伯乐奖、清莲奖、和鸣致远奖、星光奖、精进奖、开拓奖以及鼎力襄助奖,以此表彰过去一年间那些知人荐贤者、廉洁表率者、跳出职责协力合作者、重磅荣誉获得者、持续精进业务者、锐意进取开拓者、尽心尽力服务者。
同时,为2024年度优秀部门及负责人、表扬部门及负责人,以及优秀员工和表扬员工颁发奖牌,以褒奖他们在过去一年中的卓越表现和辛勤付出。
副主任乌学东,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张永庆,纪委书记朱渊就分管领域作工作报告。
乌学东指出,2025年实验室将以“打造快速响应科研范式,培育并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为目标,进行三年内培育10项以上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项目的破壁行动,开展引进外来技术,由实验室提供中试验证平台和资源的外部项目育成计划,并全面推进与宁波20家以上的高成长科技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赋能的添翼计划。此外,还需夯实创新枢纽,建设电镜中心、共享工厂等新平台,提升信息材料与微纳器件制备平台、材料分析与检测中心的特色能力。
张永庆提出,2025年要实施“科学甬江”“人文甬江”“效率甬江”三大行动计划,把甬江实验室打造成科学殿堂,让实验室拥有较强的品牌力、辨识度,对海内外人才有吸引力、感召力;让“以奋斗者为本,以做成事为要”核心价值观深植每位员工的心中,并体现在实验室的管理与日常工作中,确保业绩、贡献、进取和成果成为衡量工作的核心标准;对科研工作形成强有力的管理服务支撑,提升综合服务事项的进度、质量、经济性和安全性。
朱渊表示,2025年实验室要扎实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提升行动,各部门需结合实际情况,对标查找在能力、担当及工作方法上的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冕;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精简工作流程,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态度,严格遵守科研诚信与伦理规范,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致力于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
先进经验分享环节,金刚石半导体应用研究组研究员邬苏东、材料分析与检测中心总监侯小刚、多维度功能碳材料研究组研究员林宁,分享了各自在谋划和争取纵向项目、提升平台能力、产学研合作的经验与心得。
邬苏东
金刚石半导体应用研究组研究员
重大项目申报如同挖矿游戏一样,首先自己能快速抓取宝石,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组织优势团队一起来共同努力,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有团队负责人的高瞻远瞩与组织协调。
侯小刚
材料分析与检测中心总监
战略目标驱动员工做正确的事,绩效管理驱动员工正确地做事。我们通过目标与绩效管理,支撑战略与目标达成,促进组织协同,提升员工目标感,全面评价价值贡献,从而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绩效的达成。
林宁
多维度功能碳材料研究组研究员
读博时,导师教导我“做科学研究要敢于攀高峰,事情失败了,人也会成长起来”,渐渐地我理解了这句话,它告诉我做有难度和挑战的事情更有效率,正如中国有句古话“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
表彰回望,交流分享,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以奋斗者为本,以做成事为要。让我们一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每一个Y-Laber的努力将绘就甬江实验室的新篇章!” 崔平主任深情寄语,吹响奋进号角。